钢铁、石化、建材、有色金属这些行业曾被视为第一段制造业,但并不算是新洋行业。这些行业被认为高耗能、低利润,但是实际上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产业。就像一三年的时候,一个钢厂老板所说,他们一吨钢的利润的确不高,甚至买不了一瓶可乐,但这并不代表钢铁行业就不好。
所有行业都有高低端之分,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。利润有高低,技术有高低,但是行业不分高低,缺谁都不行糖心vlog。水泥虽然看起来灰扑扑的,但是它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材料,不可或缺。特种水泥的强度可以媲美铸铁,而且还有自我修复能力,这种技术已经超越了人类想象。
同样,钢铁行业也是非常重要的糖心。船上的核心材料英瓦钢就是我们自己研发生产的,打破了荷兰的垄断糖心。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虽然高能耗低利润,但是它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基础。比如铝是金属,金属全球产能过剩,价格便宜,但是铝是很多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,包括手机、电脑等等。而电解铝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产业,虽然能耗高到让人绝望,但是它是生产铝的基础。而铝是许多产品的基础材料,比如汽车、飞机等等。
因此,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些行业归为低端或夕阳产业。所有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,缺了谁都不行。我们应该平等看待各个行业,努力推动每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。尽管人们普遍认为,现代制造业已经向更高端、更精细、更智能的方向发展,但实际上,低端制造环节仍然在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。它们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如组装加工等,而且常常被视为所在产业链的最底层。
例如,近年来,许多低价值的产业链环节已经从中国转移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。这些低端制造环节并非没有价值,它们属于终端环节,需要海量的中间工业品零部件。进一步向上追溯,这些零部件又需要规模巨大的钢铁、重化工等制造业的支撑。这些中上游产业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替代,因此,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工业智能机器人正在快速崛起。一些大件产品已经可以由机器人组装,甚至自动采缝纫机的智能机器人也正在研发中。未来,我们甚至可能会看到成衣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新在中国落地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一刀切地放弃传统行业和落后产能。相反,我们应该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升级这些过剩落后的产能,而不是简单地淘汰它们。只有通过严格治理工业污染,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维护全部工业门类和全产业链的完整性,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发展,也关系到我们的生存。因此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,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实现。